宝宝吃奶睡着后通常需要拍嗝,但若已进入深度睡眠且无不适表现时可暂停拍嗝。
新生儿胃部呈水平位且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吃奶时易吞咽空气。拍嗝能帮助排出胃内气体,减少吐奶、肠胀气或睡眠中因胀气惊醒的风险。尤其对于早产儿、胃食管反流或频繁吐奶的宝宝,即使睡着也建议竖抱拍嗝10-15分钟。可采用坐位拍背法或肩部趴卧法,手掌空心状从下往上轻拍背部,力度以能感受到轻微震动为宜。
若宝宝吃奶后自主松开乳头、表情放松且呼吸均匀,经尝试拍嗝2-3分钟仍无气体排出,可能表明吞咽空气较少。此时持续拍嗝反而可能干扰睡眠周期。观察睡眠中无皱眉、扭动、溢奶等表现时,可让宝宝侧卧休息,但需确保口鼻不被遮挡。混合喂养的宝宝若使用防胀气奶瓶,睡着后拍嗝需求会相对降低。
哺乳后建议保持宝宝上半身抬高15-30度体位20分钟,使用襁褓巾时避免腹部受压。若频繁出现睡眠中突然哭闹、弓背蹬腿等表现,需警惕肠绞痛或牛奶蛋白过敏,应记录症状发作时间并咨询儿科医生。母乳喂养的妈妈可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豆类、奶制品等易产气食物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