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腹泻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益生菌、控制血糖、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糖尿病腹泻通常由自主神经病变、肠道菌群失衡、药物副作用、肠易激综合征、乳糜泻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纤维食物摄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选择低渣饮食如白粥、面条,少量多餐。乳糖不耐受患者需避免乳制品,可尝试无乳糖配方奶粉。每日饮水保持在1500-2000毫升,预防脱水。
2、补充益生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有助于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益生菌可与蒙脱石散间隔2小时服用,避免影响活性。持续补充4周以上效果更显著,需冷藏保存。
3、控制血糖持续高血糖会加重自主神经病变,需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根据医嘱调整胰岛素剂量或口服降糖药,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腹泻的α-糖苷酶抑制剂。血糖波动较大时可考虑胰岛素泵治疗。
4、药物治疗洛哌丁胺胶囊可减缓肠蠕动,蒙脱石散能吸附肠道毒素。胰酶肠溶胶囊适用于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者。细菌性肠炎需用诺氟沙星胶囊,但糖尿病患者应慎用抗生素。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中医调理参苓白术散加减适用于脾虚湿盛型腹泻,葛根芩连汤适合湿热型。艾灸神阙、足三里等穴位可改善脾胃功能。中药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糖尿病效果较好。需由中医师辨证施治,避免自行用药。
糖尿病患者出现腹泻时应每日记录排便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注意肛周皮肤护理,便后使用温水清洗。定期检测电解质及肾功能,预防水电解质紊乱。若腹泻持续3天未缓解或出现发热、血便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排查感染性肠炎等急症。长期腹泻患者建议进行胃肠镜和胰腺功能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