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检查是女性健康管理的重要环节,主要通过外阴检查、阴道检查、宫颈检查和盆腔检查等方式进行,目的是筛查妇科疾病,如炎症、肿瘤等。检查前需注意清洁、避免性生活,并选择合适的时间。
1、外阴检查
外阴检查是妇科检查的第一步,医生通过肉眼观察外阴皮肤、黏膜、毛发分布等情况,判断是否存在炎症、溃疡、肿块等问题。常见的外阴疾病包括外阴炎、外阴白斑等。检查时需放松身体,避免紧张。
2、阴道检查
阴道检查通常使用阴道窥器,医生通过器械扩张阴道,观察阴道壁、分泌物及宫颈情况。这一步骤可以发现
阴道炎、宫颈糜烂等问题。检查前需排空膀胱,穿着宽松衣物,方便操作。
3、宫颈检查
宫颈检查包括宫颈涂片(TCT)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用于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医生会使用专用刷子采集宫颈细胞样本,过程可能会有轻微不适,但通常无痛感。建议30岁以上女性定期进行宫颈筛查。
4、盆腔检查
盆腔检查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进行,医生用手指触摸子宫、卵巢及输卵管,评估其大小、位置及是否存在肿块。这一检查可以发现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疾病。检查时需深呼吸,放松腹部肌肉。
5、B超检查
B超检查是妇科检查的常用辅助手段,分为腹部B超和阴道B超。腹部B超需憋尿,阴道B超则无需憋尿,但需排空膀胱。B超可以清晰显示子宫、卵巢及盆腔结构,帮助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
妇科检查是女性健康的重要保障,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常规检查,尤其是30岁以上的女性。通过早期筛查,可以有效预防和发现妇科疾病,保障生活质量。如果出现异常症状,如不规则出血、腹痛等,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