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一岁多宝宝痢疾通常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常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热等,需及时就医并采取针对性治疗。痢疾的病因可能与饮食不洁、免疫力低下或接触感染源有关,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家庭护理。
1、病因分析
痢疾的病因主要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感染性痢疾多由细菌(如志贺氏菌、沙门氏菌)或病毒(如轮状病毒)引起,通过不洁饮食、接触污染物品传播。非感染性痢疾可能与食物过敏、消化不良或肠道功能紊乱有关。一岁多宝宝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更容易受到感染。
2、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细菌性痢疾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类),病毒性痢疾则以对症治疗为主,如使用蒙脱石散止泻、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寄生虫感染需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如甲硝唑)。
- 饮食调整: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稀粥、蒸苹果泥。母乳喂养的宝宝可继续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
- 家庭护理:保持宝宝臀部清洁干燥,避免尿布疹。注意手部卫生,防止交叉感染。密切观察宝宝精神状态和脱水情况,如出现严重脱水(如尿量减少、眼窝凹陷)需立即就医。
3、预防措施
- 饮食卫生:确保食物新鲜、清洁,避免生冷食物。宝宝的餐具需定期消毒。
- 环境清洁:保持家庭环境整洁,定期清洁玩具和常用物品。
- 增强免疫力:合理喂养,保证营养均衡,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益生菌,增强宝宝抵抗力。
一岁多宝宝痢疾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采取针对性治疗。家长应注重饮食卫生和家庭护理,预防感染。若宝宝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尽快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