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下肢放射痛、感觉异常、肌肉无力等症状。腰椎间盘突出可能由长期不良姿势、过度劳累、椎间盘退行性变、外伤等因素引起。患者常感到腰部僵硬,活动受限,严重时可能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症状可能较轻,但若不及时干预,症状可能逐渐加重,影响日常生活。
1、腰背部疼痛:腰椎间盘突出最常见的症状是腰背部疼痛,疼痛通常集中在腰部,可能向臀部或下肢放射。疼痛在久坐、久站或弯腰时加重,休息后可能缓解。患者可通过热敷、按摩、适度活动等方式缓解疼痛,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2、下肢放射痛: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时,疼痛可能沿坐骨神经放射至臀部、大腿后侧、小腿甚至足部。这种疼痛常表现为刺痛或烧灼感,活动时加重。患者可通过避免剧烈运动、使用护腰器具、进行适度的伸展运动来缓解症状。
3、感觉异常:神经根受压可能导致下肢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蚁行感等。这些症状通常出现在小腿或足部,严重时可能影响行走。患者可通过调整坐姿、避免长时间站立、进行适度的腰部锻炼来改善症状。
4、肌肉无力:腰椎间盘突出可能导致下肢肌肉无力,表现为行走困难、抬腿无力等。肌肉无力通常与神经根受压有关,严重时可能导致肌肉萎缩。患者可通过加强腰背部肌肉锻炼、进行物理治疗、避免过度劳累来改善症状。
5、大小便功能障碍:在严重情况下,腰椎间盘突出可能压迫马尾神经,导致大小便功能障碍,如尿潴留、尿失禁、便秘等。这种情况属于急症,需立即就医,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椎间盘切除术或椎板减压术。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需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姿势调整,避免久坐久站,适度进行腰背部锻炼,如游泳、瑜伽等。饮食上应增加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鱼类、豆制品等,以增强骨骼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预防和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