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主要由脑膜炎奈瑟菌感染引起,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等。发病原因主要有免疫力低下、与感染者密切接触、生活环境拥挤、季节气候变化、疫苗接种不全等因素。
1、免疫力低下免疫力低下可能导致机体对脑膜炎奈瑟菌的防御能力下降。长期熬夜、营养不良、患有慢性疾病等因素可能削弱免疫系统功能。这类人群需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转移因子口服溶液等免疫调节药物。
2、密切接触传播与感染者密切接触是重要传播途径。脑膜炎奈瑟菌可通过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共用餐具、接吻等直接接触传播。在流行季节应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接触患者后可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聚维酮碘溶液进行口腔消毒。
3、生活环境拥挤生活环境拥挤可能增加感染概率。学校、军营等集体生活场所易发生聚集性疫情。保持室内通风换气,定期使用含氯消毒剂对环境消毒,必要时可预防性使用罗红霉素分散片、阿奇霉素颗粒等药物。
4、季节气候变化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寒冷干燥天气可能损伤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增加感染风险。季节交替时应注意保暖,可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保持鼻腔湿润,出现发热头痛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
5、疫苗接种不全疫苗接种不全可能导致保护力不足。目前我国使用的脑膜炎球菌疫苗包括A群流脑多糖疫苗、ACYW135群流脑多糖疫苗等。建议按免疫程序完成接种,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低热等反应,通常1-2天可自行缓解。
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需注意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合理膳食,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营养素。出现突发高热、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早期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密切接触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