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胃食管反流病(GERD)本身不会直接导致胃癌,但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的胃食管反流可能增加患食管腺癌的风险。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原因是胃酸和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导致食管黏膜受损。长期反流可能引发巴雷特食管,这是一种食管黏膜的癌前病变,可能发展为食管腺癌。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可能因遗传因素导致食管下括约肌功能较弱,容易发生胃食管反流。家族中有胃食管反流病史的人,患病风险可能更高。
2、环境因素
不良饮食习惯是胃食管反流的重要诱因。高脂肪、辛辣食物、咖啡、酒精等会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反流风险。吸烟也会削弱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导致反流加重。
3、生理因素
肥胖、妊娠、腹压增高等生理状态会增加胃内压力,促使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食管蠕动功能异常或胃排空延迟也可能导致反流。
4、病理因素
胃食管反流长期未治疗可能引发食管炎、食管溃疡,甚至发展为巴雷特食管。巴雷特食管是食管腺癌的主要癌前病变,需定期内镜监测。
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减少胃酸分泌,缓解症状。
- 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抑制胃酸分泌,适用于轻度反流。
- 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促进胃排空,减少反流。
2、生活方式调整
- 饮食:避免高脂肪、辛辣食物,少食多餐,睡前2-3小时不进食。
- 体重管理:减轻体重可降低腹压,减少反流。
- 睡眠姿势:抬高床头15-20厘米,防止夜间反流。
3、手术治疗
- 腹腔镜胃底折叠术:通过手术加强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 内镜下射频消融术:用于治疗巴雷特食管,降低癌变风险。
- 食管扩张术:适用于食管狭窄患者,改善吞咽困难。
胃食管反流病虽不直接导致胃癌,但长期未控制可能增加食管腺癌风险。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及必要的手术干预,可有效控制病情,降低癌变风险。定期内镜检查对于高风险人群尤为重要,早期发现和治疗是预防癌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