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宝宝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是两种常见的儿童传染性疾病,均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但症状和表现有所不同。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和疱疹,而疱疹性咽峡炎则主要局限于口腔后部的疱疹和溃疡。两者的治疗方式相似,以对症治疗为主,但需注意隔离和预防传播。
1、病因与症状区别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体均为肠道病毒,但具体病毒亚型可能不同。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以及手、足、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疱疹性咽峡炎则主要表现为高热、咽痛和口腔后部(如软腭、扁桃体周围)的疱疹或溃疡,通常不会出现手、足等部位的皮疹。
2、传播途径与预防
两种疾病均通过飞沫、接触传播,尤其在幼儿园、托儿所等儿童密集场所易发生传播。预防措施包括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保持环境卫生等。对于已感染的孩子,需及时隔离,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
3、治疗方法
两种疾病均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
- 手足口病:可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控制发热,口腔溃疡可使用含漱液或喷雾缓解疼痛,皮疹部位保持清洁干燥。
- 疱疹性咽峡炎:同样使用退热药物,口腔疱疹可使用含漱液或局部麻醉剂(如利多卡因凝胶)减轻疼痛。饮食上建议选择温凉、易吞咽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
4、就医建议
如果孩子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呕吐、抽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手足口病少数情况下可能引发重症,如脑炎、心肌炎等,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虽然症状相似,但通过皮疹分布和口腔病变部位可初步区分。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及时采取对症治疗和隔离措施,避免疾病传播。如症状加重或出现异常,务必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