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间质性纤维化的CT表现主要包括磨玻璃影、网格状影和蜂窝状影,治疗需根据病因和病情选择抗纤维化药物、氧疗或肺移植。肺间质性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肺部疾病,CT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手段,能够清晰显示肺部结构的异常变化。磨玻璃影表现为肺部密度均匀增高,网格状影为细线状阴影交织成网,蜂窝状影则是多个囊状透亮区。这些表现反映了肺泡壁增厚、纤维组织增生和肺泡结构破坏的病理过程。
1、磨玻璃影是肺间质性纤维化的早期表现,通常提示肺泡壁炎症或轻度纤维化。治疗上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环磷酰胺,以减轻炎症反应。同时,患者应避免接触粉尘、烟雾等刺激性物质,保持室内空气湿润。
2、网格状影表明纤维化程度加重,肺泡壁增厚和纤维组织增生更为明显。此时可考虑使用抗纤维化药物,如吡非尼酮、尼达尼布,以延缓疾病进展。氧疗也是重要手段,可改善患者缺氧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3、蜂窝状影是肺间质性纤维化的晚期表现,提示肺泡结构严重破坏,形成多个囊状透亮区。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肺移植可能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需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准备,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防止排斥反应。
肺间质性纤维化的CT表现反映了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进展,治疗需根据具体表现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早期诊断和干预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患者应定期进行CT检查,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