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乙状结肠镜检查是一种通过内窥镜观察乙状结肠和直肠内部情况的检查方法,主要用于筛查和诊断肠道疾病。检查前需进行肠道准备,检查过程中患者需侧卧,医生将内窥镜缓慢插入肛门,观察肠道黏膜情况,必要时可进行活检或治疗。
1、肠道准备:检查前一天需进行低渣饮食,检查当天需服用泻药或进行灌肠,确保肠道清洁,以便医生清晰观察肠道内部情况。常用的泻药包括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硫酸镁等,灌肠则使用温盐水或专用灌肠液。
2、检查过程:患者通常采取左侧卧位,医生将润滑后的内窥镜缓慢插入肛门,逐步推进至乙状结肠。检查过程中,医生会通过内窥镜的摄像头观察肠道黏膜,寻找异常病变,如息肉、溃疡、炎症等。若发现可疑病变,医生可进行活检,取少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3、检查后注意事项:检查结束后,患者可能会有轻微腹胀或不适,通常会在短时间内缓解。若进行活检或治疗,需注意观察是否有出血或感染迹象,如出现剧烈腹痛、发热、便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乙状结肠镜检查是诊断肠道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规范的肠道准备和细致的检查过程,能够有效发现肠道病变,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检查后需注意观察身体反应,遵循确保检查效果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