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几天不大便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腹部按摩、使用药物、灌肠等方式缓解。儿童便秘通常由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肠道功能紊乱、先天性巨结肠、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可适当添加西蓝花、燕麦、火龙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日保证足够饮水量,建议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避免过多食用精制米面、油炸食品等低纤维食物。
2、增加运动量适当运动能刺激肠道蠕动,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户外活动,如跑步、跳绳等。婴儿可做被动操或俯卧练习。久坐不动会加重便秘症状,需减少看电视、玩电子设备的时间。
3、腹部按摩顺时针按摩腹部能促进肠蠕动,家长可用手掌以肚脐为中心做环形按摩,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按摩力度要轻柔,可在宝宝洗澡后或睡前进行。配合热敷效果更佳,注意温度不宜过高。
4、使用药物乳果糖口服溶液能软化粪便,聚乙二醇4000散剂可增加粪便含水量,开塞露能刺激直肠排便。这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长期依赖。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有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
5、灌肠对于严重便秘或粪便嵌塞,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生理盐水灌肠。该操作需由专业人员执行,可快速清除直肠内硬便。灌肠后需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反复灌肠可能影响肠道正常功能。
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规律排便习惯,每天固定时间坐便盆5-10分钟。记录排便日记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若便秘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呕吐、腹胀、血便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日常注意保持肛门清洁,排便后可用温水清洗,避免因肛裂疼痛加重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