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由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引起的小血管炎症性疾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治疗方法包括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具体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医生建议选择。
1、免疫系统异常反应是过敏性紫癜的主要原因。当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自身组织识别为外来物质时,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小血管壁受损,血液渗漏到周围组织中形成紫癜。这种异常的免疫反应可能与感染、药物、食物过敏原等外部刺激有关。
2、感染是过敏性紫癜的常见诱因。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可以激活免疫系统,导致炎症反应加剧。例如,链球菌感染、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等都可能是诱因。在感染后,免疫系统释放大量炎性因子,进一步损伤血管壁。
3、遗传因素在过敏性紫癜的发病中也起到一定作用。某些基因变异可能使个体更容易发生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家族中若有类似病例,患病风险相对较高。基因检测有助于了解个体的遗传易感性。
4、环境因素如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或过敏原也可能引发过敏性紫癜。花粉、尘螨、某些药物或食物中的过敏原可能触发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导致血管炎症。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是预防的重要措施。
5、药物过敏是过敏性紫癜的另一个常见原因。某些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药物可能引发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导致小血管炎症。用药前应详细咨询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
6、治疗过敏性紫癜通常包括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可以缓解过敏症状。这些药物通过阻断组胺的作用,减轻血管炎症和紫癜的形成。
7、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是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常用药物,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它们可以迅速减轻炎症反应,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带来的副作用。
8、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适用于病情严重或对糖皮质激素反应不佳的患者。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减少血管炎症,但需密切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方案,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是控制病情、预防复发的关键。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遵循医生的指导,确保治疗效果并减少病情反复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