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内存在较大异物可能由外伤残留、金属碎片嵌入、玻璃碎屑刺入、木屑扎入、污染性物质滞留等原因引起,需通过清创术、影像学定位、手术取出、抗感染治疗、伤口护理等方式处理。
1、外伤残留:
锐器或钝器伤可能导致异物直接嵌入组织深层,常见于交通事故或高空坠落伤。此类情况需立即进行X光或超声检查定位,由外科医生在局部麻醉下完整取出异物,术后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2、金属碎片嵌入:
机械加工或爆炸伤易导致金属微粒高速射入组织,可能伴随灼伤或化学腐蚀。处理时需采用磁共振兼容工具取出,特别注意检查有无邻近血管神经损伤,术后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3、玻璃碎屑刺入:
透明玻璃在X光下显影不明显,需借助高频超声探查。多发于手部切割伤,可能损伤肌腱和神经末梢。清创时需扩大切口充分暴露术野,术后需进行感觉功能评估。
4、木屑扎入:
木质材料携带大量细菌和真菌,易引发蜂窝组织炎。对于深部木质异物,需在手术显微镜下逐层分离取出,伤口需留置引流条,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指导用药。
5、污染性物质滞留:
土壤、碎石等污染物可能携带破伤风杆菌等致病微生物。处理时需彻底冲洗创腔,清除所有可见颗粒物,对于污染严重的伤口应延迟缝合,定期换药观察。
伤口护理期间应保持敷料干燥清洁,每日观察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饮食需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如鱼肉、蛋类促进组织修复,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伤口张力增加,恢复期可进行轻柔的关节活动度训练。如出现持续渗液、发热或异常疼痛,应立即返院复查。
眼睛异物感可通过人工泪液冲洗、冷敷缓解、避免揉眼、检查异物取出、抗感染治疗等方式改善。该症状通常由干眼症、结膜异物、结膜炎、角膜炎、倒睫等原因引起。
1、人工泪液冲洗:
干眼症患者因泪液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快导致角膜干燥,产生砂纸摩擦感。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可润滑眼表,推荐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二醇滴眼液等。每日多次点眼能有效缓解症状,严重时需配合睑板腺热敷按摩。
2、冷敷缓解:
过敏性结膜炎引发的异物感常伴随眼睑肿胀,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轻炎症反应。将冷藏后的无菌纱布敷于闭合的眼睑,每次10分钟每日2-3次。需注意避免温度过低导致冻伤,冷敷后及时使用抗过敏滴眼液。
3、避免揉眼:
机械性摩擦会加重角膜上皮损伤,尤其存在隐形眼镜佩戴或异物残留时。建议佩戴护目镜防风沙,卸妆时用棉签清洁睫毛根部。夜间睡眠可佩戴保湿眼罩,防止无意识揉眼行为。
4、检查异物取出:
结膜囊异物常见于粉尘、睫毛等,需在裂隙灯下翻转上眼睑彻底检查。表浅异物可用灭菌棉签蘸生理盐水轻拭,嵌入较深的异物需由眼科医生用专业器械取出,术后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
5、抗感染治疗:
细菌性角膜炎除异物感外还伴脓性分泌物,需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广谱抗生素。病毒性结膜炎需联合更昔洛韦凝胶,真菌感染则用那他霉素滴眼液。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角膜上皮愈合情况。
日常需保持用眼卫生,每用眼40分钟远眺放松,室内湿度维持在40%-60%。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深色蔬菜,深海鱼类中的欧米伽3脂肪酸可改善睑板腺功能。游泳时佩戴密封泳镜,化妆时避开睫毛根部。若症状持续48小时无缓解或出现视力下降、畏光流泪加重,需立即就医排除角膜溃疡等急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