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感冒可通过多喝水、保持空气湿润、使用生理盐水滴鼻、调整饮食、遵医嘱用药等方式治疗。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受凉、免疫力低下、过敏原刺激、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多喝水适当增加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呼吸道分泌物,缓解鼻塞和喉咙不适。母乳喂养的婴儿可增加哺乳频率,奶粉或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可少量多次喂温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防止呛咳或影响进食。
2、保持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左右,能减轻鼻腔干燥和咳嗽症状。若无加湿器,可在浴室开启热水制造蒸汽环境,每日让宝宝吸入蒸汽数次。注意定期清洁加湿器,避免滋生细菌。
3、生理盐水滴鼻用医用生理盐水滴鼻液软化鼻腔分泌物后,再用吸鼻器轻柔清理,可改善呼吸不畅。操作时让宝宝侧卧,每侧鼻孔滴1-2滴,每日不超过4次。切勿使用成人鼻喷药物或自行配置盐水。
4、调整饮食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蔬菜泥等,避免生冷或刺激性食物。发热期间可适当减少奶量,增加电解质补充。若出现呕吐腹泻,需采用少量多餐方式防止脱水。
5、遵医嘱用药对于病毒性感冒通常无须抗生素,但若合并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发热超过38.5℃时,医生可能推荐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布洛芬混悬滴剂。严禁自行给2岁以下婴幼儿服用复方感冒药。
家长需密切观察宝宝精神状态、进食量和体温变化。感冒期间应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嗜睡或拒绝进食等情况,须立即就医。日常注意室内通风换气,根据气温及时增减衣物,接种流感疫苗也有助于预防部分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