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包炎的治疗以药物为主,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急性心包炎是心包膜的炎症,通常由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心肌梗死等引起,需及时治疗以避免并发症。
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急性心包炎的首选药物,如布洛芬、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减轻炎症和疼痛。布洛芬常用剂量为600-800毫克,每日3次,持续1-2周。阿司匹林剂量为750-1000毫克,每日3次,适用于对布洛芬不耐受的患者。吲哚美辛剂量为25-50毫克,每日3次,但需注意胃肠道副作用。
2、秋水仙碱是急性心包炎的辅助治疗药物,尤其适用于复发性心包炎。秋水仙碱通过抑制白细胞迁移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减少炎症反应。常用剂量为0.5毫克,每日2次,持续3-6个月。秋水仙碱的副作用包括胃肠道不适和骨髓抑制,需定期监测血常规。
3、糖皮质激素适用于对NSAIDs和秋水仙碱无效或禁忌的患者,如泼尼松、甲泼尼龙和地塞米松。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和炎症介质的释放,迅速缓解症状。泼尼松常用剂量为0.5-1毫克/公斤/天,逐渐减量至停药。甲泼尼龙剂量为40-60毫克/天,静脉注射或口服。地塞米松剂量为4-6毫克/天,口服或静脉注射。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需注意骨质疏松、感染和血糖升高等副作用。
急性心包炎的药物治疗需根据病因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同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监测。及时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