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带状疱疹性咽峡炎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咽部疼痛、疱疹和发热。治疗包括抗病毒药物、缓解症状的药物以及支持性护理。
1、病因分析
带状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因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再激活。这种病毒初次感染通常表现为水痘,痊愈后病毒潜伏在神经节中。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可能重新激活,导致带状疱疹或咽峡炎。免疫力下降的原因包括压力、疲劳、慢性疾病或年龄增长。
2、症状表现
主要症状包括咽部剧烈疼痛、吞咽困难、发热以及咽部出现疱疹。疱疹可能破裂形成溃疡,进一步加重不适。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3、治疗方法
- 抗病毒治疗: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泛昔洛韦或伐昔洛韦,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
- 缓解症状:使用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缓解疼痛和发热。局部麻醉喷雾或含片可减轻咽部不适。
- 支持性护理: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刺激性食物,选择温凉、易吞咽的食物如粥或汤。
4、预防与注意事项
提高免疫力是预防带状疱疹性咽峡炎的关键。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对于高风险人群,如老年人或免疫力低下者,可考虑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带状疱疹性咽峡炎虽然症状明显,但通过及时治疗和护理,大多数患者可在1-2周内康复。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