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作为常见中药材,合理使用安全性较高,但过量或不当使用可能引起口干舌燥、胃肠刺激、药物相互作用、过敏反应、上火症状及特定人群风险等危害。
1、口干舌燥陈皮性温燥,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导致津液耗伤,表现为口腔干燥、咽喉不适。建议饮用温水缓解,每日用量不超过10克。
2、胃肠刺激陈皮挥发油对胃肠黏膜有刺激作用,空腹服用易引发胃痛、反酸。胃肠疾病患者应餐后服用,可搭配山药粥等保护胃肠黏膜。
3、药物相互作用陈皮可能增强华法林等抗凝药效果,影响降压药作用。服用西药期间使用陈皮需间隔2小时,必要时咨询医师调整用药方案。
4、过敏反应柑橘科植物过敏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等过敏症状。首次使用建议少量测试,出现过敏立即停用并服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
5、上火症状体质偏热者过量服用易出现口舌生疮、便秘等上火表现。可配伍麦冬、菊花等凉性药材中和,或改用存放3年以上的陈化陈皮。
6、特定人群风险孕妇早期可能加重妊娠反应,婴幼儿胃肠功能未完善易腹泻。这两类人群应避免自行服用,必要时在中医师指导下规范使用。
使用陈皮时建议选择道地药材,避免与辛辣食物同食,服用期间观察身体反应,出现持续不适需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