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药通常需要长期服用以控制血压稳定。降压药长期使用的必要性主要取决于血压控制情况、药物副作用监测、合并症管理、个体化治疗方案调整、定期随访评估等因素。
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降压药的核心目的是维持血压达标,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多数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缬沙坦、美托洛尔等经过长期临床验证,在规范使用下安全性良好。医生会根据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肝肾功能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逐步调整用药方案,例如从单药治疗过渡到联合用药。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干咳、踝部水肿、电解质紊乱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此时需及时就医调整用药而非自行停药。合并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基础疾病的高血压患者更需严格遵循长期用药原则,避免血压波动导致靶器官损害。老年患者需警惕体位性低血压风险,服药期间应定期测量立卧位血压。
高血压患者长期用药期间应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5克,适当增加富含钾的蔬菜水果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控制体重指数在24以下。戒烟限酒,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每3-6个月复查血脂、血糖和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测量血压并记录,就诊时向医生提供完整的血压监测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