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油腻食品可能增加癌症风险,但并非直接诱发的唯一因素。长期高脂饮食与结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存在一定关联,主要与肥胖、慢性炎症、肠道菌群紊乱等机制有关。
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温煎炸产生的多环芳烃、杂环胺等致癌物可直接损伤DNA。反复使用的煎炸油中丙二醛等氧化产物积累,可能促进细胞异常增殖。红肉及加工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血红素铁在高脂环境下更易形成致癌化合物。高脂饮食还会改变胆汁酸代谢谱,部分次级胆汁酸具有促癌活性。长期摄入过量油脂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升高会刺激肿瘤生长。
地中海饮食模式显示,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可降低部分癌症风险。某些脂肪酸如欧米伽3具有抗炎作用,深海鱼类摄入与乳腺癌负相关。烹饪方式影响更大,清蒸比油炸产生的致癌物少。个体差异如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也会影响致癌物激活效率。
建议控制每日油脂摄入在25-30克,减少反复煎炸食品。增加十字花科蔬菜摄入可促进致癌物排出,膳食纤维能吸附肠道有害物质。定期进行癌症筛查,特别是有家族史或慢性炎症人群。出现持续消化不良、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