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鱼能补充营养,鱼类富含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D和多种矿物质。
1、优质蛋白:鱼类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求接近,消化吸收率高,有助于维持肌肉组织和免疫功能。常见鱼类如三文鱼、鳕鱼、鲈鱼等均含有丰富蛋白质,适合生长发育期儿童、术后恢复人群及老年人补充营养。
2、不饱和脂肪酸:深海鱼类如金枪鱼、沙丁鱼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包括DHA和EPA,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促进大脑和视网膜发育。每周摄入2-3次深海鱼可满足人体对必需脂肪酸的需求。
3、维生素D:三文鱼、鲱鱼等脂肪含量较高的鱼类是天然维生素D来源,每100克可提供超过每日推荐量50%的维生素D,有助于钙质吸收和骨骼健康,对日照不足地区人群尤为重要。
4、矿物质:鱼类含有丰富的硒、锌、碘等微量元素。海鱼中的碘含量尤为突出,有助于甲状腺激素合成;贝类如牡蛎则富含锌,对免疫系统和生殖功能有调节作用。
5、其他营养素:部分鱼类内脏富含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如鱼肝油中维生素A含量极高。小型鱼类连骨食用可补充钙质,但需注意重金属富集风险,建议多样化选择鱼类品种。
建议采用清蒸、煮汤等低温烹饪方式最大限度保留营养,避免高温油炸导致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对海鲜过敏者、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需控制摄入量,儿童及孕妇应选择汞含量低的鱼类品种,并确保食材新鲜度和充分加热。均衡饮食中每周可安排2-4次鱼类摄入,每次100-150克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