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少量脂肪、B族维生素及矿物质,具有提供能量、维持胃肠功能、辅助调节血糖等功效。
1、碳水化合物大米中约75%为碳水化合物,以淀粉为主。淀粉在消化过程中逐渐分解为葡萄糖,为人体活动提供持续能量。精白米淀粉含量更高,升糖速度较快;糙米因保留胚芽和麸皮,含有更多抗性淀粉,有助于延缓血糖上升。
2、植物蛋白每100克大米含蛋白质6-7克,虽不属于优质蛋白,但与其他谷物搭配可提高蛋白质利用率。大米蛋白致敏性低,适合作为婴幼儿辅食基础原料。发酵米制品如米糕还能增加部分必需氨基酸含量。
3、B族维生素糙米富含维生素B1、B6和烟酸,这些营养素参与能量代谢和神经系统功能。维生素B1缺乏可能导致脚气病,适量食用糙米可帮助预防。精加工会使B族维生素损失较多,建议搭配豆类或肉类补充。
4、膳食纤维糙米膳食纤维含量是精白米的6倍,主要存在于米糠层。可溶性纤维能延缓胃排空,不可溶性纤维促进肠道蠕动。长期食用糙米有助于改善便秘,但胃肠功能较弱者需逐步适应以避免腹胀。
5、矿物质元素大米含有磷、镁、锌等矿物质,胚芽部分尤其丰富。磷参与骨骼形成,镁有助于肌肉放松,锌支持免疫功能。通过浸泡或发酵处理能提高矿物质的生物利用率,但淘洗过度会导致营养流失。
建议将大米作为主食搭配杂粮食用,成年人每日摄入量控制在200-300克为宜。选择糙米时可提前浸泡2小时缩短烹煮时间,消化功能较差者可选择半糙米过渡。避免反复淘洗或过度蒸煮,烹调时加入少量醋有助于保留维生素。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应注意控制精白米摄入比例,妊娠期女性可增加胚芽米补充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