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哮喘可能由遗传因素、环境刺激、呼吸道感染、过敏原暴露、运动诱发等原因引起。哮喘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夜间或清晨加重。
1、遗传因素父母患有哮喘或过敏性疾病可能增加儿童患病概率。这类患儿常伴有特应性体质,血清免疫球蛋白E水平升高。建议家长定期监测儿童肺功能,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等药物控制症状。
2、环境刺激冷空气、烟雾、粉尘等物理化学刺激可诱发气道高反应性。患儿接触后可能出现暂时性支气管收缩,表现为突发性呼吸困难。家长需保持室内通风清洁,冬季外出时可为儿童佩戴口罩,急性发作时可使用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缓解症状。
3、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可能损伤气道上皮细胞,导致炎症介质释放。患儿感染后1-3周内易出现持续性咳嗽伴哮鸣音。家长应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医生可能根据病情开具氨溴索口服溶液或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药物。
4、过敏原暴露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等过敏原可引发IgE介导的变态反应。患儿接触后可能出现眼睑水肿、皮肤瘙痒等伴随症状。建议家长每周用热水清洗床品,使用防螨寝具,严重过敏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氯雷他定糖浆和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
5、运动诱发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过度换气,使气道温度与湿度快速变化。这类患儿多在运动后5-10分钟出现咳嗽胸闷,休息后可自行缓解。家长应指导儿童运动前做好热身,选择游泳等低强度项目,必要时运动前15分钟预防性吸入色甘酸钠气雾剂。
哮喘患儿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每日保证充足睡眠。饮食宜清淡,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鱼。避免饲养毛绒宠物,室内相对湿度建议维持在50%左右。家长应学会识别急性发作先兆,随身携带应急药物,每3-6个月复查肺功能评估控制情况。季节交替时注意增减衣物,流感高发期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