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第3期需立即就医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重症病例可能出现脑炎、肺水肿等并发症,治疗方式主要有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对症支持治疗、生命体征监测、机械通气支持等。
1、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注射液、更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等药物可用于抑制肠道病毒复制。病毒性脑炎患者可考虑使用静脉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抗病毒治疗需在发病24-48小时内开展效果最佳,错过时间窗后以对症治疗为主。
2、免疫调节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可减轻炎症反应,人免疫球蛋白能中和病毒毒素。免疫调节治疗适用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或心肺功能衰竭的患者,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3、对症支持治疗甘露醇注射液可降低颅内压,呋塞米注射液能改善肺水肿。高热患者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需补充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对症治疗需根据具体并发症调整方案。
4、生命体征监测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血压变化,每小时记录尿量评估循环状态。血氧饱和度低于93%需警惕呼吸衰竭,出现异常节律提示可能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
5、机械通气支持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需气管插管,采用小潮气量保护性通气策略。严重循环衰竭患者可能需要体外膜肺氧合支持,这类治疗需在重症监护病房进行。
手足口病第3期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保持病房环境安静。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和肢体活动情况,记录24小时出入量。恢复期可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但需避免剧烈运动。所有治疗用药必须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