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感冒可通过多喝水、保持充足休息、服用感冒药、使用退热贴、饮食清淡等方式缓解。夏季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下降、空调使用不当、饮食不洁、昼夜温差大等原因引起。
1、多喝水夏季感冒时多喝水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毒素。可以选择温开水、淡盐水或蜂蜜水,避免饮用冰镇饮料刺激咽喉。若伴有发热症状,适当增加饮水量可预防脱水。
2、保持充足休息感冒期间应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休息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空调温度不宜低于26℃,避免直吹冷风。午间可适当小憩30分钟以恢复体力。
3、服用感冒药病毒性感冒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氨酚烷胺片、连花清瘟胶囊、感冒灵颗粒等药物。细菌性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或头孢克肟分散片。用药期间禁止饮酒,避免加重肝脏负担。
4、使用退热贴体温超过38.5℃时可选用退热贴物理降温,贴敷于额头、腋下等部位。配合温水擦浴效果更佳,但禁用酒精擦浴。若持续高热不退或出现抽搐,需立即就医。
5、饮食清淡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蒸蛋等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猕猴桃、橙子。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刺激胃肠,可少量多次进食。风寒型感冒可饮用姜糖水发汗解表。
夏季感冒恢复期间需注意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出汗后及时擦干避免受凉。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适当进行八段锦等温和运动增强体质,但应避免游泳等可能受凉的活动。若症状持续3天未缓解或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表现,建议及时到呼吸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