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严重时可能出现自杀倾向、社会功能损害、躯体症状加重等情况。重度抑郁症通常由遗传因素、长期心理压力、神经递质失衡、重大生活事件、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表现为持续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睡眠障碍、食欲改变、认知功能下降等症状。
1、自杀倾向重度抑郁症患者可能产生强烈的自杀念头或行为,这与大脑前额叶皮层功能异常、血清素水平降低有关。患者常伴随无价值感、自责妄想等精神症状,可能突然出现自伤或自杀计划。需立即干预,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米氮平片等抗抑郁药物,同时配合心理危机干预。
2、社会功能损害患者工作学习能力显著下降,可能出现长期缺勤、回避社交等情况。这与海马体萎缩导致的记忆力减退、决策能力受损有关,常伴随注意力涣散、执行力低下等症状。需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必要时联合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氢溴酸伏硫西汀片等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
3、躯体症状加重可能出现顽固性失眠、慢性疼痛、消化功能紊乱等躯体化表现,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过度激活有关。患者常有晨重暮轻的乏力感、非特异性肌肉酸痛,可能被误诊为器质性疾病。可遵医嘱使用曲唑酮片改善睡眠,配合度洛西汀肠溶胶囊缓解躯体疼痛。
4、精神病性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幻觉、木僵状态等精神病性症状,与多巴胺系统失调相关。表现为妄想性自责、幻听批评等,需使用富马酸喹硫平片等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治疗,这种情况属于抑郁症的特殊亚型。
5、共病风险增加长期未治疗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躯体疾病,与慢性炎症状态有关。患者常合并焦虑障碍、物质依赖等精神疾病,需监测血压血糖变化,可使用阿戈美拉汀片等对代谢影响较小的药物。
抑郁症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有助于促进内啡肽分泌。饮食上增加深海鱼类、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避免酒精和咖啡因摄入。家属应学习非批判性沟通技巧,定期陪同复诊,注意观察患者情绪波动和服药情况。当出现自杀意念或社会功能持续退化时,须立即联系精神科医生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