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确实存在危害,可能通过环境污染、职业暴露或食物链进入人体,主要危害包括神经系统损伤、肝肾毒性、血液系统异常等。重金属蓄积在体内可导致慢性中毒,严重时危及生命。
铅是常见的有害重金属,长期接触低剂量铅可影响儿童智力发育,成人可能出现贫血和周围神经病变。铅中毒早期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食欲减退,随着蓄积量增加会出现肌肉无力、腹部绞痛等症状。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和鱼类富集,甲基汞可通过血脑屏障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典型症状为手脚麻木、语言障碍。孕妇接触汞可能导致胎儿脑发育异常。镉多蓄积在肾脏和骨骼,长期接触会引发骨质疏松和肾功能衰竭,初期症状包括腰背疼痛、蛋白尿。砷中毒与饮用水污染相关,皮肤角化、色素沉着是其特征性表现,严重者可发展为皮肤癌和膀胱癌。铬酸盐接触可能导致肺癌和鼻黏膜溃疡,六价铬化合物具有强致癌性。
预防重金属危害需减少接触高危环境,从事相关行业应做好职业防护。定期体检可早期发现重金属超标,驱铅治疗常用依地酸钙钠注射液,汞中毒可使用二巯丙磺酸钠注射液。日常注意饮用水安全,海产品选择低汞品种,儿童避免接触含铅涂料。出现疑似中毒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测血尿重金属含量,慢性中毒患者需长期随访观察器官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