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主要存在于人体胃部、口腔、粪便、污染水源及未充分消毒的餐具中,传播途径包括口口传播、粪口传播及医源性感染。
1、胃部定植幽门螺旋杆菌在胃黏膜表面形成生物膜,可耐受胃酸环境,长期定植可能引发慢性胃炎、胃溃疡,需通过碳13/14呼气试验确诊后采用四联疗法根除。
2、口腔残留牙菌斑和唾液可携带该菌,接吻或共用餐具可能传播,建议感染者使用专用牙具并定期进行口腔洁治,配合氯己定含漱液辅助抑菌。
3、粪便污染随感染者粪便排出的细菌可能污染水源或食物,农村地区井水、生食蔬菜为高风险载体,须煮沸饮用水并避免生食。
4、医源感染胃镜检查等器械消毒不彻底可能导致交叉感染,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可降低风险,内镜消毒需达到灭菌级标准。
日常注意分餐制与手卫生,感染者家庭成员建议同步筛查,治疗期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影响胃黏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