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触电后可能遗留神经损伤、肌肉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理创伤等后遗症,具体表现与电流强度、触电时间及救治及时性密切相关。
1、神经损伤电流通过神经系统可导致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肢体麻木或感觉异常,严重者出现永久性运动功能丧失。需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评估损伤程度。
2、肌肉损伤强电流引发横纹肌溶解,可能造成局部肌肉坏死或挛缩。早期进行肌酶谱监测,后期需康复训练改善运动功能。
3、心脏损害电流干扰心脏传导系统可诱发迟发性心律失常,触电后需持续心电监护,必要时使用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4、心理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多见,表现为恐惧、失眠等,心理疏导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可改善症状,严重者需帕罗西汀等药物干预。
触电后应立即脱离电源并就医,恢复期定期复查心电图与肌力评估,加强营养补充优质蛋白,避免患肢过度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