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性眩晕需进行颈椎X线、经颅多普勒超声、颈椎MRI、前庭功能检查等专项评估,主要排查椎动脉供血异常、颈椎退行性变、前庭系统功能障碍等问题。
1、颈椎X线通过正侧位、过伸过屈位摄片评估颈椎曲度及骨性结构异常,可发现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间隙狭窄等退行性改变,是基础筛查手段。
2、经颅多普勒检测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血管阻力指数,判断是否存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导致的供血不足,对血管源性眩晕有较高诊断价值。
3、颈椎MRI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脊髓受压等软组织病变,能鉴别脊髓型颈椎病或肿瘤等占位性病变引发的眩晕,适用于复杂病例。
4、前庭功能检查通过眼震电图、冷热试验评估前庭神经系统功能,区分外周性与中枢性眩晕,明确是否合并耳石症或前庭神经炎等疾病。
检查前避免剧烈活动颈部,确诊后需结合康复训练改善颈椎稳定性,眩晕发作期应防止跌倒等意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