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除肠道息肉可以有效降低大肠癌发生概率。肠道息肉主要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类型,其中腺瘤性息肉与癌变关系密切。
1、增生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癌变概率较低,可能与慢性炎症刺激有关,通常无须特殊治疗,定期肠镜复查即可。
2、炎性息肉炎性息肉多由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导致,需治疗原发疾病,息肉较大时可进行内镜下切除。
3、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具有癌变倾向,直径超过1厘米或病理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需及时切除,术后每1-3年需复查肠镜。
4、家族性息肉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属于遗传性疾病,患者结肠内可出现数百枚息肉,40岁前癌变概率接近100%,需预防性切除全结肠。
建议息肉切除后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限制红肉摄入,每年进行粪便隐血检测,按医嘱定期复查肠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