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素低可能提示贫血、慢性失血、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或溶血性疾病等,严重时可导致器官缺氧、心力衰竭或休克。
1、贫血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可能与膳食铁摄入不足、月经量过多等因素有关,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需补充铁剂如硫酸亚铁、右旋糖酐铁、蛋白琥珀酸铁。
2、慢性失血消化道溃疡、痔疮等长期隐性失血会导致血色素进行性下降,伴随黑便或便血,需治疗原发病并口服铁剂纠正贫血。
3、骨髓抑制再生障碍性贫血或肿瘤骨髓转移可抑制造血功能,伴随感染和出血倾向,需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或进行骨髓移植。
4、溶血风险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溶血性疾病会加速红细胞破坏,出现黄疸和脾肿大,需糖皮质激素治疗或脾切除。
日常需增加动物肝脏、红肉、菠菜等富铁食物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缺氧症状,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