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症状主要包括持续发热、体重下降、慢性腹泻、淋巴结肿大、反复感染等。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随着病情进展,症状会逐渐加重。
1、持续发热艾滋病患者可能出现持续1个月以上的低热或高热,体温波动在37.5-39摄氏度之间。这种发热通常与HIV病毒直接攻击免疫系统有关,也可能由继发感染引起。患者可能同时伴有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出现不明原因长期发热时,应及时就医检查HIV抗体。
2、体重下降艾滋病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体重减轻,3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10%。这种消耗性症状与HIV病毒导致代谢紊乱、营养吸收障碍有关。患者可能伴有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症状。建议加强营养支持,选择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
3、慢性腹泻艾滋病患者常见持续1个月以上的慢性腹泻,每日排便3次以上,粪便呈水样或稀便。这可能与HIV直接损伤肠道黏膜、继发肠道感染有关。患者可能伴有腹痛、腹胀等不适。需要警惕隐孢子虫、巨细胞病毒等机会性感染。
4、淋巴结肿大艾滋病患者常见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直径超过1厘米,持续3个月以上。常见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这与HIV病毒在淋巴组织中复制、免疫系统持续激活有关。肿大的淋巴结通常无痛、质地较硬、可活动。
5、反复感染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严重受损后,容易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常见的有口腔念珠菌感染、肺结核、卡氏肺孢子菌肺炎、带状疱疹等。这些感染往往反复发作,治疗效果不佳。出现不明原因反复感染时,应考虑HIV感染可能。
艾滋病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营养摄入,避免生冷食物。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严格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定期监测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出现任何不适及时就医,不要自行用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