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蛋白质有助于骨骼健康,但需要结合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共同作用。蛋白质是骨骼有机基质的主要成分,适量补充可促进骨胶原合成,但过量可能增加钙流失风险。
蛋白质摄入不足时,骨基质合成减少,可能降低骨密度。优质蛋白如乳清蛋白、大豆蛋白等含有丰富氨基酸,能刺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分泌,促进成骨细胞活性。研究显示每日摄入每公斤体重1-1.2克蛋白质的老年人,髋部骨折风险显著降低。乳制品、鱼类、豆类等食物可同时提供蛋白质和钙质,是理想的营养来源。
过量蛋白质摄入可能使血液呈酸性环境,机体通过动员骨骼中的钙盐来中和酸碱平衡,长期可能导致钙负平衡。高蛋白饮食人群需确保每日钙摄入量达到1000-1200毫克,并配合维生素D帮助钙吸收。肾功能不全者需严格控制蛋白质总量,避免加重代谢负担。植物蛋白因含磷量较低,对钙代谢影响较小,更适合慢性肾病患者选择。
建议通过均衡饮食获取蛋白质,成年人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0.8-1.2克为宜。除蛋白质外,应保证每日300-500毫升奶制品、适量日照及深绿色蔬菜摄入。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必要时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规律进行负重运动如步行、跳舞等,能协同增强骨骼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