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直径小于5厘米通常属于生理性囊肿,多数可自行消退,临床常见类型有滤泡囊肿、黄体囊肿、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囊腺瘤等。
1、生理性囊肿月经周期中形成的滤泡囊肿或黄体囊肿多小于3厘米,通常无不适症状,2-3个月经周期后多自然消失,无须特殊治疗,定期超声复查即可。
2、病理性囊肿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或囊腺瘤常超过5厘米,可能伴随痛经、性交痛或排尿异常,需根据情况使用屈螺酮炔雌醇片、孕三烯酮或考虑腹腔镜手术。
3、囊肿监测绝经后新发囊肿或持续增大的囊肿需警惕恶变风险,超声检查显示囊壁增厚、乳头状突起等特征时,建议检测肿瘤标志物CA125。
4、特殊情况妊娠期黄素囊肿可能达10厘米但属良性,产后多消退;儿童期卵巢囊肿超过4厘米或伴性早熟症状需排除分泌激素的肿瘤。
建议每6-12个月复查妇科超声,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囊肿扭转,突发剧烈腹痛需立即就医排除急腹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