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脂肪酸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诱发胰岛素抵抗、影响儿童发育、加剧炎症反应及干扰脂质代谢。反式脂肪酸主要存在于氢化植物油、烘焙食品、油炸食品、植脂末及部分加工零食中。
1、心血管风险反式脂肪酸会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同时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长期摄入可能引发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总能量1%。
2、代谢紊乱反式脂肪酸可降低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2型糖尿病发病概率。其分子结构会干扰细胞膜功能,影响葡萄糖转运蛋白活性,导致空腹血糖升高和糖耐量异常。
3、发育障碍孕期或婴幼儿期摄入反式脂肪酸可能阻碍必需脂肪酸代谢,影响神经系统发育。胎儿期暴露可能降低出生体重,儿童期摄入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存在关联。
4、炎症反应反式脂肪酸会激活促炎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抗炎物质生成。慢性炎症状态可能诱发哮喘、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并加速衰老进程。
5、脂质代谢异常反式脂肪酸可竞争性抑制必需脂肪酸转化,干扰前列腺素合成。肝脏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异常脂蛋白颗粒,加重脂肪肝病情并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建议优先选择天然未氢化油脂,阅读食品标签避免含氢化油、人造奶油等成分。增加深海鱼类、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摄入,用蒸煮替代油炸烹饪方式。定期进行血脂血糖检测,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需严格控制反式脂肪酸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