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性痢疾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原体、症状特点及治疗方式,分别由志贺菌属和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引起。
1. 病原体差异细菌性痢疾由志贺菌感染导致,阿米巴性痢疾则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寄生引起。前者通过粪口传播,后者常因摄入污染食物或水源感染。
2. 症状表现细菌性痢疾起病急,表现为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阿米巴性痢疾起病较缓,粪便呈果酱样伴腐臭味,易并发肝脓肿。
3. 诊断方法细菌性痢疾通过粪便培养检出志贺菌确诊;阿米巴性痢疾需粪便镜检找到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血清学检测辅助诊断。
4. 治疗原则细菌性痢疾常用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头孢类抗生素;阿米巴性痢疾需甲硝唑联合二氯尼特治疗,严重者需穿刺引流肝脓肿。
两类痢疾均需隔离治疗,注意补液及饮食卫生,出现血便或持续发热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