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患者需要严格限制喝酒。酒精会加重肝脏损伤,加速疾病进展,甚至诱发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
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通过肝脏代谢,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乙醛等有害物质可直接损伤肝细胞。对于病毒性肝炎、脂肪肝等慢性肝病患者,饮酒会加重肝细胞炎症和纤维化,导致肝功能进一步恶化。酒精性肝病患者若继续饮酒,可能从单纯脂肪肝发展为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最终形成不可逆的肝硬化。部分患者即使少量饮酒也可能诱发急性肝衰竭。
戒酒是肝病治疗的基础措施,可显著延缓疾病进展。戒酒后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脏脂肪沉积可在数周内改善,早期酒精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可能逐渐恢复。对于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患者,戒酒能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肝硬化患者戒酒可降低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风险。部分轻度肝损伤患者在彻底戒酒并配合治疗的情况下,肝脏甚至可能实现部分修复。
肝病患者应完全避免饮用白酒、啤酒、红酒等含酒精饮品,包括药酒和含酒精的保健品。日常需注意食品标签,避免摄入含酒精的调味品或甜品。外出就餐时可主动告知健康状况,要求菜品不添加酒类。若出现戒断症状或难以自行戒酒,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同时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加重肝脏负担。定期复查肝功能、肝脏超声等检查,监测疾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