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可通过饮食调节、作息管理、药物控制和定期监测等方式调养。慢性乙型肝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功能异常、饮酒过量、家族遗传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节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有助于肝细胞修复,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肝脏负担。适量摄入鸡蛋、鱼肉、西蓝花、燕麦等食物,减少油炸食品和酒精摄入。
2、作息管理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肝脏排毒,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建议每天保持7-8小时睡眠,午间可适当休息20-30分钟。
3、药物控制抗病毒药物可抑制病毒复制,保肝药物能减轻肝脏炎症。常用药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水飞蓟宾等,需严格遵医嘱服用。
4、定期监测定期检查肝功能、病毒载量和肝脏超声,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个人卫生防止交叉感染;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疾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