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心血管疾病通常需要少吃盐,有助于控制血压和减轻心脏负担。高盐饮食可能导致水钠潴留、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心血管疾病患者对钠的敏感性较高,过量摄入盐分会直接导致血压上升。血压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会加重心脏负荷,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日常饮食中加工食品、腌制食品、调味酱料等隐性盐分来源需特别注意。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进一步降低至3-4克。使用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选择新鲜食材替代加工食品,烹饪时减少酱油、味精等含钠调味品的使用,均有助于减少盐分摄入。
部分特殊情况需个体化调整盐摄入量。低血压或服用利尿剂的患者可能需维持适当盐分摄入,避免电解质紊乱。高温环境或剧烈运动后大量出汗时,可酌情补充少量盐分。合并慢性肾病者需严格限制盐分的同时监测血钠水平。这类情况应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调整饮食方案,不可自行增减盐摄入量。
除控制盐分外,心血管疾病患者还需保持均衡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摄入,限制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定期监测血压、血脂等指标,遵医嘱规范用药,结合适度运动和心理调节,形成综合管理方案。若出现浮肿、头晕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盐摄入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