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气肿可通过氧疗支持、呼吸道管理、体位调整、药物辅助、营养支持等措施护理。急性肺气肿通常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感染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
1、氧疗支持低流量持续吸氧是急性肺气肿的基础护理措施,氧浓度控制在24%-35%,避免高浓度氧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加重。使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时需保持管路通畅,监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对于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无创通气辅助呼吸。
2、呼吸道管理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促进排痰,痰液黏稠者可遵医嘱使用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吸训练,吸气时用鼻缓慢吸气,呼气时缩唇如吹口哨状,延长呼气时间改善通气。每日进行2-3次有效咳嗽训练,咳嗽时用双手按压胸廓下部辅助呼气。
3、体位调整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减轻膈肌压迫,床头抬高30-45度。夜间睡眠时可使用多个枕头支撑背部,避免平卧加重呼吸困难。定期更换体位预防压疮,但需注意体位变动时动作缓慢,防止突发性呼吸困难。
4、药物辅助遵医嘱使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缓解支气管痉挛,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改善气道阻塞,必要时静脉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控制炎症。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合并感染时,需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所有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剂量和频次。
5、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软食,少量多餐避免饱胀影响呼吸。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稀释痰液,但心功能不全者需控制入量。营养摄入不足者可补充肠内营养粉剂,进食时保持坐位,细嚼慢咽防止误吸。记录每日出入量,监测电解质平衡。
急性肺气肿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房温度18-22℃、湿度50%-60%,避免冷空气及刺激性气体接触。家属应协助记录每日痰量、性状及呼吸困难程度变化,出现意识改变、血氧持续下降等危急情况时立即呼叫医护人员。稳定期可逐步进行床边坐起、站立等康复训练,但需在医护人员监护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