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在中医辨证中既可能表现为阴虚也可能表现为阳虚,具体证型需结合患者症状判断,常见证型有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等。
1、阴虚燥热多因阴液亏虚导致虚火内生,典型症状为口干多饮、尿频消瘦,治疗可选用六味地黄丸、消渴丸等滋阴清热药物,配合麦冬、玉竹等食疗。
2、气阴两虚常见于糖尿病中期,表现为乏力自汗、口渴咽干,可使用生脉饮、参芪降糖颗粒益气养阴,日常可食用山药、黄芪等补气食材。
3、阴阳两虚多见于病程较长者,症状见畏寒肢冷、夜尿频多,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温补肾阳药物可辨证使用,饮食宜添加肉桂、核桃等温补之品。
4、湿热困脾部分患者表现为脘腹胀满、舌苔黄腻,需用葛根芩连片、三黄片清热化湿,食疗推荐薏苡仁、赤小豆等利湿食物。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中医调理需经专业医师辨证施治,避免自行判断体质用药,同时保持适度运动和均衡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