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输尿管结石无须手术,可通过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经皮肾镜取石等方式治疗。手术干预主要取决于结石大小、位置及并发症风险。
1、药物排石: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石可尝试药物辅助排出,常用药物包括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解痉药山莨菪碱及利尿排石颗粒,需配合大量饮水促进结石移动。
2、体外碎石:适用于1-2厘米的肾盂或上段输尿管结石,通过冲击波将结石粉碎后自然排出,但需评估肾功能及凝血状态,反复碎石可能损伤周围组织。
3、输尿管镜取石:中下段输尿管结石首选方案,经尿道置入镜体激光碎石,创伤小且恢复快,但存在输尿管穿孔或狭窄风险,术后需留置双J管2-4周。
4、经皮肾镜取石:针对大于2厘米的复杂结石或嵌顿性结石,建立通道直接碎石取石,需全身麻醉且可能引发出血感染,术后需监测肾功能变化。
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预防结石复发,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情况,突发剧烈腰痛伴血尿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