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膜穿孔的危害主要包括听力下降、中耳感染、耳鸣眩晕、胆脂瘤形成等。耳膜穿孔可能由外伤、感染、气压变化、异物损伤等因素引起,需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听力下降耳膜穿孔会导致声音传导障碍,轻者出现轻度传导性耳聋,严重时可能影响语言分辨能力。治疗需避免耳道进水,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硼酸酒精滴耳液等预防感染。
2、中耳感染穿孔使细菌易侵入中耳腔,引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表现为耳痛、流脓。需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配合局部清洗治疗。
3、耳鸣眩晕穿孔可能影响内耳压力平衡,导致耳鸣或眩晕发作。可尝试鼓膜按摩改善症状,必要时使用甲钴胺片、银杏叶提取物等神经营养药物。
4、胆脂瘤形成长期穿孔可能诱发中耳胆脂瘤,破坏听小骨及周围骨质。需手术清除病灶并行鼓室成形术,术后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预防感染。
日常应避免用力擤鼻、潜水等行为,出现耳溢液或听力骤降时及时就诊,多数小穿孔可在2-3周自愈,大穿孔需手术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