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由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导致脑内血管破裂引起的急症,常见于基底节区、丘脑等部位,典型表现包括突发头痛、呕吐、偏瘫及意识障碍。
1、血管病变:长期高血压使脑动脉发生玻璃样变和微小动脉瘤,血管壁弹性下降易破裂。需严格控制血压,可使用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等降压药物。
2、血压骤升:情绪激动或剧烈活动时血压急剧升高,超过血管承受阈值导致出血。急性期需静脉用乌拉地尔或尼卡地平快速降压。
3、凝血异常:部分患者合并血小板减少或抗凝药物使用不当,加重出血风险。需输注凝血因子或维生素K拮抗剂逆转抗凝状态。
4、继发损害:血肿压迫周围脑组织引发脑水肿、颅内压升高,严重者可形成脑疝。需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必要时行血肿清除术。
发病后需绝对卧床,避免搬动头部,保持呼吸道通畅,恢复期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