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制品所致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荨麻疹和色素沉着等,症状轻重与个体敏感性及接触时间相关。
1、接触性皮炎橡胶中的硫化物等化学物质直接刺激皮肤,表现为红斑、水肿和灼热感,常见于手套或鞋袜接触部位。治疗需避免接触并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炉甘石洗剂或口服氯雷他定。
2、过敏性皮炎迟发型超敏反应导致瘙痒性丘疹和水疱,多发生于接触后24-72小时。可能与橡胶促进剂如MBT有关,建议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口服西替利嗪或局部冷敷缓解。
3、荨麻疹速发型过敏反应引发风团样皮疹,常伴剧痒,由乳胶蛋白IgE介导。需立即脱离过敏原,可使用肾上腺素注射液(严重时)、地塞米松片或苯海拉明糖浆。
4、色素沉着长期接触橡胶抗氧化剂导致黑色素沉积,呈现边界不清的灰褐色斑片。常见于腕部或颈部,可尝试氢醌乳膏、维A酸软膏配合严格防晒。
选择无粉低蛋白橡胶制品,接触后及时清洁皮肤,反复发作需进行斑贴试验明确致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