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感冒引起抽筋可能与高热诱发肌肉痉挛、电解质紊乱、病毒性肌炎或脑膜炎刺激有关,可通过补液退热、纠正电解质、抗病毒治疗及对症处理缓解。
1. 高热痉挛儿童体温超过39摄氏度易出现热性惊厥,表现为四肢抽搐。建议家长立即物理降温,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抽搐超过5分钟需就医。
2. 电解质失衡大量出汗导致钠钾流失引发肌肉痉挛。口服补液盐可补充电解质,严重脱水需静脉补液。家长需注意患儿饮水及排尿情况。
3. 病毒性肌炎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可损伤肌细胞,伴随肌痛无力。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有效,需配合肌酸激酶检测评估病情。
4. 神经系统受累脑膜炎或脑炎早期可能出现抽搐,与颅内压增高有关。表现为颈强直、呕吐,需腰椎穿刺确诊并及时使用甘露醇降颅压。
感冒期间注意补充含钾果汁与淡盐水,抽搐发作时保持侧卧位避免窒息,持续抽搐或意识障碍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