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治疗的指征主要有肿瘤局限但无法手术切除、肝功能储备较差、多发病灶或合并门静脉癌栓、术后复发或转移等情况。
1、肿瘤不可切除:肿瘤位置特殊或患者存在严重基础疾病时,介入治疗可作为替代方案。常见表现为病灶位于肝门区或侵犯大血管,可通过肝动脉化疗栓塞控制进展。
2、肝功能受限:Child-Pugh分级B/C级患者无法耐受肝切除,介入治疗创伤更小。多伴有腹水、黄疸等症状,需联合保肝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还原型谷胱甘肽等。
3、多发病灶:病灶超过3个或弥漫性分布时,消融联合栓塞效果更优。通常伴随甲胎蛋白升高,可采用载药微球栓塞或射频消融等综合治疗。
4、癌栓存在:门静脉主干或分支癌栓患者可行放射性粒子植入。这类患者易出现门脉高压症状,需同步使用索拉非尼等靶向药物。
介入治疗后需定期复查增强CT或MRI,配合低脂高蛋白饮食,避免肝毒性药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