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前病变主要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常见类型包括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1级、宫颈上皮内瘤变2-3级。
1、低级别病变:多由HPV6、11型等低危型感染引起,表现为轻度细胞异型性,可通过干扰素栓、保妇康栓、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等药物治疗,定期复查宫颈TCT和HPV检测。
2、高级别病变:常与HPV16、18型等高危型持续感染相关,细胞异型性明显,需行宫颈锥切术或LEEP刀治疗,术后使用抗HPV生物蛋白敷料、干扰素凝胶等辅助治疗。
3、CIN1级:属于轻度不典型增生,部分可自行消退,建议使用红核妇洁洗液、苦参凝胶等改善局部环境,配合胸腺肽肠溶片增强免疫力。
4、CIN2-3级: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癌变风险较高,需宫颈锥切术并联合光动力治疗,术后可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栓、白介素-2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建议接种HPV疫苗预防感染,保持单一性伴侣并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或分泌物增多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