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饮食调整、生活习惯改善等方式干预。肝硬化通常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胆汁淤积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可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护肝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能修复肝细胞膜,利尿剂如呋塞米可缓解腹水症状。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定期监测肝功能。
2、手术治疗肝移植适用于终末期肝硬化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能降低门静脉压力。手术决策需综合评估肝功能分级及并发症风险。
3、饮食调整每日蛋白质摄入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1.2克,选择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戒酒并避免高脂饮食。
4、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进行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每3-6个月复查超声和肝功能,出现呕血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
肝硬化患者可适量食用西蓝花、燕麦、脱脂牛奶等食物,避免坚硬粗糙食物划伤食管静脉。建议记录每日体重和尿量变化,出现下肢水肿加重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