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综合症可能由长期血糖控制不佳、胰岛素抵抗、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等因素引起。这些综合症通常表现为多种器官和系统的功能障碍,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1、微血管病变: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微血管壁增厚、通透性增加,进而引发视网膜病变、肾病等。视网膜病变表现为视力下降,肾病则可能导致蛋白尿、肾功能衰竭。治疗上需严格控制血糖,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胰岛素等,必要时进行激光治疗或透析。
2、大血管病变:高血糖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患者可能出现冠心病、脑卒中等症状。治疗包括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使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必要时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3、神经病变:高血糖损害周围神经,导致感觉异常、疼痛、麻木等症状。自主神经病变可能引发胃肠功能紊乱、膀胱功能障碍等。治疗需控制血糖,使用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必要时进行神经阻滞或电刺激治疗。
4、糖尿病足:长期高血糖导致下肢血管和神经病变,易发生感染、溃疡甚至坏疽。治疗包括控制血糖、清创、使用抗生素如头孢类、青霉素类,必要时进行截肢手术。
5、感染风险增加:高血糖削弱免疫系统,患者易发生细菌、真菌感染。常见感染部位包括呼吸道、泌尿道、皮肤等。治疗需控制血糖,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氟康唑,必要时进行脓肿引流或清创手术。
糖尿病综合症的管理需结合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多方面干预。饮食上建议低糖、低脂、高纤维,如全谷物、蔬菜、瘦肉等;运动方面推荐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每周至少150分钟。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延缓综合症进展,提高生活质量。